二、各种管饲置管技术 (一) 鼻-胃-肠管 【适应证】 1. 烧伤病人、某些胃肠道疾病、短肠及接受化、放疗的病人也可使用。 2. 由全肠外营养过渡至肠外加肠内营养及由肠内营养过渡至自主口服进食时。 3. 因神经或精神障碍所致的进食不足及因口咽、食管疾病而不能进食者。 4. 需要通过鼻饲且直接进入十二指肠或空肠的病人需选用鼻-胃-空肠管。 5. 肠道功能基本正常但胃功能受损以及吸入风险增高的病人,例如:手术后早期阶段的病人需选用鼻-胃-空肠管。 【禁忌证】 1. 严重肠功能障碍。 2. 完全性肠梗阻。 3. 代谢性昏迷。 4. 消化道出血。 5. 急腹症。 6. 重度恶心、呕吐患者。 【操作方法】 1. 先用棉棍清洗待插鼻腔。 2. 测量鼻尖至耳垂再至胃剑突下3cm的距离。 3. 将导管涂擦润滑剂。 4. 将鼻饲管光滑的头端自患者最宽大的一侧鼻孔插入鼻咽部,如果患者能吞咽,让其吞咽后。将导管通过鼻腔缓慢送入患者的胃腔内,抽出胃内液体证实导管已到位。也可以通过用注射器推入10ml空气,用听诊器听到胃内有水泡音,即说明饲管已到位。 5. 放置鼻-胃-空肠管者,让患者向右翻身,借助胃蠕动将管的头端推过幽门进入十二指肠。或借助X线和内窥镜帮助,将鼻饲管直接放入十二指肠或空肠。 【注意事项】 1. 接受外科手术的病人往往在术后数日出现胃麻痹,没有胃动力,建议可在术前一天放置。 2. 为避免发生堵管并确保管道长期正常使用,每次暂停输液时,用10-20ml无菌氯化钠注射液或温水冲洗管道,或每隔8小时冲洗管道1次。 3. 最好只用于肠内营养液输注,如需通过鼻-胃-空肠管给病人喂药,在给药前后务必对管道进行冲洗(至少用20ml无菌氯化钠注射液或温水),以免堵管。 4. 每次更换肠内营养液或对管道是否处于正常位置有疑问时,可通过抽取内容物测定pH值法检查导管的位置,每天应至少进行1次。 5. 需要拔出导管前,先用无菌氯化钠注射液或温水冲洗管道。为避免在撤出管道的过程中有残余液体进入气管,导致误吸造成肺部感染。应关闭鼻-胃-空肠管连接头处的防护帽或夹住管道外段,随后小心平稳地撤出饲管。 6. 建议最长使用时间为6周。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