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经皮内窥镜引导下空肠造口管(PEJ)
【适应证】 1. 需要通过鼻饲且直接进入十二指肠或空肠的病人。 2. 肠道功能基本正常而胃功能受损以及吸入风险增高的病人,例如手术后早期阶段的病人。 3. 可用肠内营养,也可适用于对阻塞的胃肠道进行引流减压。 4. 放置PEJ可以解决误吸问题,对于进展期肿瘤非手术患者,放置PEJ不仅可以建立梗阻部位远端行肠内营养的途径,也可以从胃造口管进行引流减压。 【禁忌证】肠道吸收障碍,麻痹性肠梗阻,急腹症,有中度腹水的患者。 【操作步骤】严格按生产商提供的操作说明进行操作。 【注意事项】 1. 每次更换营养液时均应检查管道是否正确,如果有怀疑时应进行检查,另外每天至少检查不少于3次。 2. 每次更换营养液以及给药前,后,每隔8小时均应用10-20ml无菌氯化钠注射液或灭菌水冲洗管道以免堵塞。 3. PEJ在体内可放置6周。 4. 最好采用肠内营养输注泵控制营养液输送。 (四) 手术放置胃造口管 【适应证】 1. 胃肠道功能完好,需长期使用的肠内营养输注管道患者。 2. 胃减压。 【禁忌证】 对放置胃造口管有禁忌的病人,如胃部感染,腹水,腹膜癌。 【操作步骤】 腹部手术行胃造瘘术常见:(1) Starum胃造瘘术,(2)Janaway胃造瘘术 1.患者平卧位,头高于脚; 2.常规消毒,暴露手术野,取中上腹切口; (1)Starum胃造瘘术 常规进入腹腔,用Babcock钳夹住胃前壁中部,并查试胃壁是否容易与其前的腹膜对拢。与胃长轴成直角作一切口以减少动脉出血。切开用剪刀或用手术刀,用一般大小的荤状导管,16?18French,插入胃内10?15cm。也可用Foley型导管。用细丝线在导管的任何一侧贯穿缝合全层胃壁以控制胃壁切开处的出血。而后用00丝线作一普通的荷包缝合使胃壁在导管周围内翻。在离开切口一段距离选定一处作戳创以通过胃前壁的导管,再用00丝线4?5针将胃壁固定于管周的腹膜。最后将胃造瘘管向上拉紧,并用不吸收缝线固定于腹壁皮肤。 (2)Janaway胃造瘘术 此手术是永久性胃造瘘多种类型之一,可以不放置内部导管并能防止有刺激性的胃内容返流。这种有粘膜衬层的管道固定于皮肤后能保持通畅,粘膜开口闭合的可能性极小。 手术者看清胃与前腹壁的关系后,用Allis钳定出一长方形瓣,其底部接近胃大弯以保证有充分的血供。因组织瓣切割后要收缩,故宜做得比应该需要的稍大些,使组织瓣在导管周围缝合后不致影响血供。胃壁在Allis钳间靠近小弯处切开,切口向大弯侧的Allis钳方向向两侧延伸成一长方形瓣。为防止胃内容的污染和控制出血,可在胃手术处上下各置一直肠钳,胃壁瓣向下翻,沿其内面放置一导管。粘膜用4/0线连续或间断缝合。其外层,包括浆膜及粘膜下层,也用连续可吸收缝线缝合,或用一排丝线间断缝合则更好。当此围绕导管的锥形胃入口完成后,胃前壁加用2/0丝线将缝合处固定在腹膜上。胃壁管道可用自动缝合的吻合器制成。最后将其导管固定于皮肤。 【注意事项】 1. 胃造口管的放置和撤除依据产品的寿命,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 每天检查造口处是否有红肿现象,消毒皮肤。当造口愈合后可冲洗并干燥皮肤。 3. 注意:每天将管道旋转180°。 4. 每次更换输注器,对管道位置有疑问时均应用pH试纸检查管道位置是否正确,并每天检查至少3次。 5. 每次喂养前及喂养后均应用10-20ml无菌氯化钠注射液或灭菌水冲洗管道,并每隔8小时至少冲洗1次,以防堵塞。 6. 当对管道的位置有任何怀疑时,应用对照X线检查或内窥镜检查以确定管道是否在正常位置。 7. 置管后可立即进行营养液输注。 8. 临时性胃造瘘管至少10天时方能拔管。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